基本意思
谄指用虚伪的言语或行为来讨好别人,以获取自己的利益或地位。
详细解释
谄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,常常用于讨好权贵或有权势的人,以获取自己的利益或地位。谄的行为通常是虚伪的,不真实的,往往是为了讨好别人而说出的话或做出的行为。谄的行为往往是出于自私的目的,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利益。谄的行为在社会上是不受欢迎的,因为它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,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信任。
词语造句
他总是谄上嘴唇,却不得人心。
英文翻译flattery sycophancy fawning.
古诗引用
1、万年大怒,欲杖之,曰:“乃公戒汝,汝反睡,不听吾言,何也?”咸叩头谢曰:“具晓所言,大要教咸谄也------班固 撰《陈万年教子》
8、 焉有力恣谄惑,而不亡其国?呜呼亡王,忍为此心! 敢正亡王,永为世箴------元结《二风诗。乱风诗五篇。至荒》
10、 去诈人无谄,除邪吏息奸------孟浩然《赠萧少府》
11、 去诈人无谄,除邪吏息奸------孟浩然《赠萧少府》
12、谄竞实多路,苟邪皆共求------元结《系乐府十二首。贱士吟》
13、 焉有力恣谄惑,而不亡其国?呜呼亡王,忍为此心! 敢正亡王,永为世箴------元结《二风诗。乱风诗五篇。至荒》
14、薄俗何心议感恩,谄容卑迹赖君门------张祜《感春申君》
15、(古有正王,能正慎恭和以安上下,故为《至正》之诗 一章四韵八句) 为君之道,何以为明?功不滥赏,罪不滥刑; 谠言则听,谄言不听;王至是然,可为明焉------元结《二风诗。治风诗五篇。至正》
16、(古有正王,能正慎恭和以安上下,故为《至正》之诗 一章四韵八句) 为君之道,何以为明?功不滥赏,罪不滥刑; 谠言则听,谄言不听;王至是然,可为明焉------元结《二风诗。治风诗五篇。至正》
17、谄竞实多路,苟邪皆共求------元结《系乐府十二首。贱士吟》
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