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意思
兀(wù)是一个汉字,表示高耸、挺拔、孤立、独立等意思。
详细解释
兀是一个形容词,用来形容高耸、挺拔、孤立、独立等事物。它可以用来形容山峰、建筑物、树木等高大的物体,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气质、性格等方面的特点。在古代文学中,兀常常被用来形容孤峰、孤山等景观,表达出孤独、高傲、独立等情感。
词语造句
这座山峰兀立在群山之中,显得格外壮观。 (This mountain peak stands tall and solitary among the mountains appearing particularly magnificent.)
英文翻译The Chinese character 兀 can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towering solitary independent lofty etc.
古诗引用
1、兀兀寄形群动内,陶陶任性一生间------白居易《琴茶》
2、 平生突兀看人意,容尔深知造化功------李攀龙《杪秋登太华山绝顶》
3、 突兀趁人山石狠,朦胧避路野花羞------辛弃疾《浣溪沙(黄沙岭)》
6、 兀坐书堂真可怪,销忧殢酒难赊------洪皓《临江仙(怀归)》
7、有时误入千人丛, 自觉一身横突兀------施肩吾《杂曲歌辞。壮士行》
8、因复止酒,用前韵作二篇,呈吴元祥 陶陶兀兀------黄庭坚《醉落魄》
9、识破个羞那不羞?呆兀自五里已单堠------黄公望《【中吕】醉中天》
10、兀术每遇对阵之际,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------曹勋《饮马歌·边头春未到》
11、兀的般砌末,守着个粉脸儿色末,诨广笑声多------荆干臣《【越调】小桃红_磕瓜木胎毡》
13、有时误入千人丛, 自觉一身横突兀------施肩吾《壮士行》
15、 两地高风来拱向,中间突兀太行山------郑燮《淇澳青青水一湾》
16、兀然坐衰老,惭叹东陵柏------李益《相和歌辞。置酒行》
相关词语